政府推動「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」,以「1集」策略強化稻米產業,提升品質與競爭力,113年全國集團產區達84處,種植面積35,319公頃。114年起,政府鼓勵農民加入集團產區,提供加碼獎勵與生產資材補助,並提高水稻保險理賠,減少政策調整衝擊。未來將持續引導稻米產業升級,促進糧食產業均衡發展,確保農業永續與糧食安全。
「1集」策略引領稻米產業升級 打造優質韌性產業鏈
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,在兼顧糧食產業均衡發展、適時反應生產成本,政府推動「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」,強化「1集」策略推動力道,糧食產業全面再升級。而為提高國產稻米品質及稻米產業競爭力,落實「優良品種、提升品質、創立品牌」三品策略,強化農業韌性產業鏈,農糧署輔導農民團體或糧食業者,以集團契作及產銷一體的營運機制與品牌行銷模式,推動建置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,113年全國集團產區達84處,面積達35,319公頃。
「1集」策略啟動 加碼獎勵農民參與
農糧署北區分署說明,擴大推動稻米集團產區、提升優質品種是政府推動的方向,「1集」策略已於本(114)年1月上路,引導農民加入集團產區,種植優質品種,鼓勵繳交公糧農民加入集團產區契作,營運主體拓展優質米外銷市場。為鼓勵原本習慣繳公糧的農民加入集團產區,112及113年連續4個期作申報公糧有案之土地加碼獎勵金每公頃1萬元,種植優質品種獎勵金提高至每公頃1萬3,200元。為強化「1集」策略推動力道,除新增與稻米產銷集團產區契作之農民生產資材補助每公頃3至5千元,並提高水稻優質加強型保險理賠金額至少每公斤3元,增加優質稻米保障。
健全稻作政策 引導產業回歸市場機制
農糧署北區分署強調,各農糧產業的農民都是政策要照顧的對象,稻作政策的考量包括糧食均衡、維護農友收益、強化風險韌性等,均需要專業評估。未來政府將滾動檢討稻米產業政策,期引導稻米產業回歸市場機制,促使整體糧食產業均衡發展、進步升級,達到調整稻米產業結構,農業永續發展,確保糧食安全自主之目標。
聯絡人:黃副分署長怡仁
聯絡人電話:03-3334182